從“跳廣場舞”到“揮熒光棒”——中老年人愛上演唱會現一包養網心得象觀察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d142077f443.29425326.

在人們的習慣認知里,看演唱會似乎是專屬于年輕人的娛樂活動,是活力與潮流的象征,包養行情跟中老年人的生活相去甚遠。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走進演唱會現場,成為演唱會上長期包養的一道獨特風景。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2024年大型演唱會購票觀眾中,35歲及以上的人群占比21.6%,而在刀郎、周華健、劉德華、鳳凰傳奇等人的演唱會上,50歲及以上觀眾占比最高達40%。在一些演唱會現場,甚至能看到坐在輪椅上揮舞著熒光棒的白發老人。

從廣場舞主角成為演唱會新粉,中老年人不僅為文化消費市場帶包養來增量,也在改寫傳統娛樂行業的“青春崇拜”邏輯。

他們的青春在演唱會上“返場”

中老年人成為演唱會的主要觀眾群體之一,是這兩年出現的新現象,這首先緣于人口結構的變化。1962至1975年出生的嬰兒潮人口包養,已經退休或即將退休。他們往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時間包養管道充裕,有條件進行演唱會消費。

提起中老年人,大家會產生一種“刻板印象”,認為他們是廣場舞的主力軍,跟大眾流行文化無緣。其實,60后、70后本就是包養網在流行音樂文化沐浴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港臺流行歌甜心寶貝包養網曲、搖滾音樂等構成了他們的青春記憶。

演唱會不僅是一包養金額場音樂的盛宴,更是一次時光的穿越。當中老年人青春時代的音樂偶像再次登臺,當一首首記憶中的歌曲重新唱響,臺下的他們便仿佛包養網被帶回到青春年代。那一刻,曾經的歡笑、淚水、夢想和追求被音符和旋律喚醒——在校園里,曾和同窗好友一起哼唱著那些歌曲,憧憬著未來的美好時光;工作疲憊時,曾用那包養網些旋律給自己加油鼓勁;戀愛中,曾與另一半共同沉浸在浪漫的歌詞意境里。

包養站長

即便臺上不是自己的偶像,即便唱的不是自己熟悉的歌,現場幾千人包養、幾萬人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尖叫的那種熱烈氣氛,也會勾起中老年觀眾對青春歲月的懷念。他們揮舞著手中的熒光棒,跟著旋律大聲哼唱。那一刻,他們沖破了年齡的束縛,似乎變成一個個懷揣夢想、熱血沸騰的少年。因此,有人說中老年人去看演唱會,與其說是為追星,不包養網如說是為赴一場“青春的約會”。

心理學研究表明,音樂是常見的三大觸發懷舊的因素之一。一項研究顯示:雖然我們在音樂里聽的是歌手的故事,包養合約想起的卻是包養網我們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說,音樂能觸發聽眾的自傳體記憶。所以,每一包養網場音樂會都會勾起中老年觀眾的一波“回憶殺”。中老年人人生已過半,通過參加演唱會回憶過去生活的美好,可以讓自己忘卻人生的不如意和眼前的煩惱,這樣能夠舒緩身體機能下降、疾病增加等帶來的焦慮,從而強化自我認同、提升自尊和自信。

演唱會成為中老年人的“社交貨幣”

我國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老年群體,截至2024年末,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億,約占總人口的22%。孤獨是這些老人面臨的普甜心寶貝包養網遍問題。孤獨多數時候是因為沒人陪伴,多去熱鬧的地方是對抗孤獨的有效方式。演唱會現場動輒幾千人,在那里,老年人能夠遇到眾多有著共同偶像和音樂興趣的朋友,他們一起聽歌、一起唱歌、一起互動,可以形成對抗孤獨的“瞬時共同體”。

同時,演唱會也能幫助老年人擴大社交圈子。比如,上海一文化中心附近的茶館推出“演唱會前養生局”,每次演唱會之前,中老年觀眾會早早地來到那里,一邊喝養生茶,一邊聊音樂,形成了一個文化消費型養老俱樂部。又如,一次武漢某演唱會散場后,部分中老年歌迷自發組成“拼車歌友群”。后來,歌友群成員不斷增加,歌友們除了一起拼車,還一起討論音樂,一起到養老院、學校做公益。在此過程中,中老年人不僅結交了新朋友,也重新被社會“需要”,找到了生活的價值感。

演唱會是當下文化消費熱點,一些著名歌手的演唱會還會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很多老年人不僅參加演唱會,還積極拍攝制作發布關于演唱會的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跟網友就演唱會話題展開互動討論。有關數據顯示,62%的中老年觀眾在抖音上發布過帶有“老歌迷”話題的演唱會現場視頻,且這種視頻的獲贊數一般都非常多。中老年人通過這種方式長期包養,獲得了一種數字時代的“在場證明”——證明自己沒有被時代拋下。

這兩年,演唱會的熱度持續攀升,不少演唱會一票難求。很多年輕人主動為父母搶票,甚至將門票視為“孝心禮物”。某票務平臺數據顯示,32%的中老年人的演唱會門票由90后代訂。在小紅書上輸入“為爸媽搶刀郎演唱會門票”,相關筆記超過50萬篇。有網友這樣調侃,“搶票陪爸媽看演唱會是當代二十四孝”。年包養合約輕人之所以搶票陪父母看演唱會,是因為演唱會是他們跟父母都感興趣的文化娛樂活動。演唱會結束,很多老年人會在家庭群里分享現場視頻,甚至出現祖孫三代人在群里討論演唱會的有趣場面。演唱會無意間帶動了日常親情互動,也開啟了一種新型親情對話模式。

總之,通過演唱會,中老年人既包養管道找到了集體的溫暖,又享受了個性的張揚,還能進行各種社交,這些復合型價值是下棋、打牌、跳廣場舞這類活動無包養法提供的。

老年人悅己消費興起

目前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演唱會門票的價格在數百元到兩千元之間,熱門演唱會門票的價格甚至包養價格ptt會被炒到上萬元。盡管價格不菲,但很多老人依然愿意為其買單,有的甚至像年輕人一樣跨城觀演,毫不在乎花多少錢。

中老年人愛上演唱會,說明悅己消費在中老年群體中正在興起。所謂悅己消費是指能夠帶來情緒價值,也就是能提升幸福感的消費。只要喜歡就買單是悅己消費的一大特點。過去,悅己消費主要集中在年輕人中。如包養今,隨著60后進入老年階段,老年人與年輕人的消費邊界不斷融合,消費觀念、消費結構愈發重合,悅己消費逐漸成為老年人的重要消費內容。

老年人的悅己包養網消費,更包養網多地體現在精神文化層面。除了演唱會,話劇、電影等文化消費中,銀發觀眾的比例也在穩步上升,有的甚至把環游世界當作新的人生目標,這其實是中國社會需包養感情求結構從生包養網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的縮影。

從“節衣縮食”到“主包養金額動悅己”,不僅說明老年群體經濟條件的改善,也折射出社會文化心理的變遷。過去,老年人往往一切以家庭為中心,消費行為高度圍繞子女和孫輩展開。如今,新一代老年人(主要指6包養0后),比上一代老年人更接受消費文化,認為“花錢買快樂”理所應當。這一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從“為家庭奉獻”轉向“為自己而活”,反映了包養站長現代社會人包養們自我意識的增強。

總之,看演唱會等老年人的悅己消費,不僅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文化表態——如今的老年人拒絕被年齡束縛,拒絕被傳統定義,拒絕被社會忽視,他們希望像年輕人一樣被尊重、被取悅,而不僅僅是被照顧。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